长征印记永不褪色 ——“学党史 悟思想·红土地上践初心”系列报道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夏至未至之时的于都已是绿树葱茏、满眼苍翠,走进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河畔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馆内展示的一段段真实故事、一件件珍贵文物时刻提醒着我们要饮水思源、不忘初心。87年前,8.6万中央红军主力从于都河的8个渡口渡河,踏上了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如今,在于都这片承载着革命荣光的红色土地上,有关长征的珍贵记忆时至今日仍蕴含着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永不褪色。

一担箩筐完成光荣使命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中,一担破旧的箩筐在透亮的玻璃柜中略显落寞,这种强烈的对比也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个箩筐由两层竹篾编织而成,两层竹篾中间有一层厚实的棕衣,箩筐配有箩盖,看起来很是普通。实际上,这担其貌不扬的箩筐有一段光荣往事。

时为红五军党代表的滕代远曾经担着这担箩筐完成了一项项光荣使命。根据纪念馆工作人员的介绍,1929年3月7日,彭德怀与钟声楼率领的红五军和桥头地方革命武装500余人,首次攻占了于都县城。妄图围歼红五军的国民党军刘士毅知悉后,便马上命令进剿部队转向于都县城。彭德怀当机立断,于当天下午3时率部队离开县城,南渡于都河,经小溪、马岭向安远县挺进。同时,在里仁党组织的支持下,彭德怀把身负重伤的滕代远、参谋长邓萍及中队长吴贻沛等一批伤病员安置在当地群众家养伤治病。

微信图片_20210524184109.jpg

被安置在林列圣家养伤的滕代远并没有闲着,而是千方百计打探国民党的作战信息。林列圣家做爆竹生意,经常要挑着箩筐走家串户卖爆竹。滕代远灵机一动,把自己乔装打扮成卖爆竹的小商贩,他在箩筐的底部装上革命文件,在文件的上面摆上爆竹,挑着这担箩筐来到于都县城搜集旧报纸及相关文件,侦察敌情,为红五军作战指挥提供情报。

1929年5月,滕代远伤势好转离开了里仁,这担装过重要文件、为革命发挥过重要作用的箩筐一直被保存在林列圣家中。2004年,于都县博物馆开展文物普查工作,林列圣的儿子林金寿把它捐献了出来。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听完工作人员的介绍,不禁感喟红军战士不畏艰难险阻的智慧、勇气与力量。不顾自己身负重伤,滕代远用一担箩筐当“武器”,为完成红军的光荣使命尽心尽力。在长征的历史中,无数“滕代远们”在逆境中勇敢前行。他们在遭遇挫折之后不屈不挠,一次次在困境中经受洗礼,从挫折中绝地奋起,最终让红军在危难之际绝处逢生,走向伟大胜利。这种长征精神也必将鼓舞一代又一代人勇往直前。

门板、渡船见证军民鱼水深情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当看到纪念馆中展示的门板和渡船时,记者脑海中浮现出陆定一同志作的这首长征诗。眼前的展品是红军夜渡于都河用来架设浮桥的门板和渡船,更是长征过程中奉献精神的重要体现。

纪念馆讲解员告诉记者,这是当年中央红军长征夜渡于都河的历史见证。这数以千计的普通门板和数百艘渡船,架起了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座座长虹。

1934年10月18日傍晚,中革军委、中央机关、红军总部以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从东门渡口迈开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于都河是中央红军长征渡过的第一条大河。

微信图片_20210524184101.jpg

当年,中央红军渡于都河时,河面宽有600多米,水深1~3米,水深流急、深浅不一。因为没有大批的船只,更没有现成的桥梁,红军渡河遇到了极大困难,大部队要过河就只有依靠架设浮桥。

为了保证红军顺利渡河,在政府的领导下,数以千计的的男女青壮年从四面八方赶到于都河岸,帮助架桥部队架设浮桥;沿河两岸的群众主动从自己家里搬来木料、门板;船民积极响应号召,将自己的渡船调往工地。

据介绍,县城所有的店铺门板几乎全部都献了出来,沿河的老百姓还把家中的渔船全部捐献出来,先后汇集了大小船只800多条,有的用作架设浮桥,有的用作摆渡。

为了避免敌人飞机的轰炸,隐蔽红军的战略意图,架设浮桥都是在傍晚五点以后开始进行的。傍晚时分,有组织的群众就从四面八方涌向架桥工地,有的打火把,有的送茶送饭,还有的架设浮桥。红军渡河后,要在第二天凌晨六点以前把浮桥拆除,依次靠岸排开,傍晚五点以后又要重新架桥。据统计,在于都县60华里的河段上共架设浮桥5座,先后架桥、拆桥15次。由于架设浮桥还需要大量的板材,于都沿河两岸的人民都自觉地把家中所有可用的材料捐献了出来。

微信图片_20210524184105.jpg

当县城南门外一位年逾古稀的曾大爷背着自己百年后用的一副寿材来到工地时,工兵营长王耀南同志看见后赶忙跑上前去,接下曾大爷的寿材,说:“曾大爷,您老把家里所有的木料都献给了红军,这副寿材就留着吧。”曾大爷拉着王耀南同志的手深情地说:“王营长,你们红军为我们穷人打天下,连生命都可以献出来,我为红军架浮桥送上几块木料,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在架设浮桥的整个过程中,于都沿河两岸的群众,真正做到了红军需要什么,就无私奉献什么。像曾大爷这样的于都老人还有很多。

听完讲解员的讲解,再次回望展出的门板与渔船,记者不禁眼眶湿润。文物承载的军民鱼水深情与双向奉献精神,让有关长征的红色记忆多了几分温情。


留言

Copyright© 中国信息化系统集成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